提起“狗婆蛇”这个名字,相信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你是不是知道“猪婆蛇”,“四脚蛇”,“石龙子”呢?
好像每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在记忆里都会有这一爬行动物的身影。
一个比蛇稍胖一点,身子短一点,长着四条小短腿,平时喜欢趴在石头上晒太阳,一受到惊吓就扭着身子一溜烟的跑了的小东西是不是在你的脑海里渐渐清晰了呢?
很多人小时候应该都玩过“狗婆蛇”吧,拿一条绳子拴着狗婆蛇,像遛狗一样遛它应该是很多人童年回忆之一吧。
这种生物很奇怪,它很平时很警惕,却又很好抓到。
展开剩余91%随便一个小孩子都能抓到,然后用绳子牵着到处跑。
不过也有很多人不敢下手去抓,怕被它咬到。
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风险,不过据被咬过的人说,被它咬到就只是像夹子夹了一下,并不疼,也不会受伤。
那狗婆蛇这东西到底对人有没有危害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狗婆蛇是什么。它的学名叫中国石龙子,是蜥蜴的一种。
通常生活在丘陵地带、山区及平原等地的岩石缝隙、石堆、荒地及草地之中,偏好温暖湿润的环境。
而我国大部分农村环境正是这样,也就导致了它常常在农村出现。
一、狗婆蛇的生活习性狗婆蛇的生活习性也很有意思。
它们习惯在岩石缝隙、土洞、落叶层下寻找避难所,白天出来觅食,晚上和寒冷天气时则躲藏起来保温。
由于它们是昼行性地栖型蜥蜴,作为变温动物,其活动的强度跟温度有明显的关联。
它们在22℃―38℃的温度内会积极活动,最喜欢的温度是33℃―38℃。
因此,我们总能在阳光正好的时候看到它们晒太阳。
说是晒太阳,其实它们是在捕猎。
作为肉食性动物的一种,狗婆蛇的体型较小,只能吃一些小昆虫,蚂蚁,蟋蟀,甲虫,蟑螂等都是它们的美食。
它们趴在草地里,石头上,看似一动不动的,实则在用它们敏锐的视觉和嗅觉追踪猎物。
一旦发现了猎物出现,就会“咻”的一下冲过去,迅速出击捕食。
它们的餐桌上不仅仅只有虫子,一些个头比它们小的蜥蜴,青蛙等也在它们的菜单上。
狗婆蛇最让人惊奇的还是它们的生殖方式。
生殖繁衍一直是所有生物在生命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般我们会将生物的生殖繁衍方式分为两种,要么胎生,要么卵生。
而狗婆蛇竟然两种方式同时存在,有科学家观察过石龙子的生育过程,发现它竟然能同时产下三个蛋和一个活胎。
虽然有这样的观察结果,但我们还是将它归为了卵生动物,毕竟我们无法排除这是不是个别现象。
另外,狗婆蛇并不能算是一种群居生物。
中国石龙子通常是独居生活的,但在特定环境下,如冬季为了保暖,可能会出现几只聚集在同一处的情况。
它们之间通过肢体动作和化学信号来进行交流,避免冲突,维持领地秩序。
这也就是我们基本很少在一个区域内看到很多个狗婆蛇的原因了。
二、它到底对人有害还是有益了解了这么多,它到底对人是有益还是有害呢?
很多人表示自己还是害怕这种奇奇怪怪的生物,感觉被它碰到或者咬一口会有致命的风险。
事实是这样的么?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人类而言,狗婆蛇当然算得上是有益的了。
从它的食谱上我们就能发现,它会吃很多害虫,是害虫的天敌。
它们以多种害虫如蚂蚁、苍蝇、蚊子以及其它小型昆虫为食,有效减少了害虫数量,帮助维持生态平衡。
还能间接地降低了农作物损失,对农业生产和环境卫生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减少害虫数量,还能帮助我们切断一些通过害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的疾病的风险,能促进公共卫生安全。
它的存在还能维持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作为食物链的一个环节,中国石龙子为鹰、蛇、猫鼬等天敌提供了食物源,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同时,它们自身也成为生态研究的重要对象,对生物学家和环境保护人士而言具有科研价值。
它还是中药的一种,可以治病救人。
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蜥蜴味咸,性寒,有小毒;利小便,破石淋便血,消水肿、阴溃,滑窍破血”,它属于血肉有情之品,药力相对较强。
虽然尚未有大量证据表明中国石龙子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积极影响,但某些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它们在治疗风湿病等方面的作用,这也激发了现代医药研究的兴趣。
三、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大能见到了我们有时候会突然发现,怎么这种常出现在田间地头上的小生命现在几乎看不到了?怎么现在的孩子几乎都不认识这一生物了?
它明明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怎么就突然之间消失了呢?
事实上,狗婆蛇并不是突然之间消失的,它的消失进程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发展的。
城市扩张、农田开发、道路建设等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了石龙子原本居住的自然环境,减少了可供其生存的空间。
而山林砍伐、土地退化更是进一步压缩了它们的栖息范围。
人类农药的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生活垃圾的处理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降低了石龙子的生存质量。
不仅如此,还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影响其食物链,长期来看我们的这些行为削弱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全球变暖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水。
不仅改变了石龙子的栖息环境,还可能直接威胁到它们的生命。
另外,由于狗婆蛇本身所具有的药用价值,这就导致了一些人为了谋取利润大肆捕杀,导致狗婆蛇存活的数量锐减。
由此可见,人类才是很多生物数量减少乃至消失的罪魁祸首。
如果不加以保护,放任那些威胁它生存的因素发展下去,是不是这一小时候常见的生物也要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了。
四、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中国石龙子早在2000年就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所谓的三有保护动物。
即使有部分地区并没有对保护中国石龙子做出明确的法律规范,但其仍受到《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规的保护。
这意味着捕捉、杀害、贩卖或擅自驯养此类野生石龙子都可能触犯法律。
要保护狗婆蛇首先要保护其栖息地。
我们可以建立和扩大自然保护区,划定特别管理区,严格控制人类活动,保留足够且连续的生态走廊,保证狗婆蛇能够自由迁徙。
还可以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种植本土植被,恢复自然生境,增加食物来源,创造更多适合狗婆蛇居住的地方。
像我们现在所实行的退耕还林等政策其实都是在保护狗婆蛇这样被人类侵占生活领地的生物的生命。
我们更应该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走私偷卖野生动物。
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当我们严格控制这一买卖的时候,狗婆蛇被偷猎的现象就能有效降低。
因此,我们不仅可以强化法律法规,明确禁止非法捕捉、贩卖和随意饲养中国石龙子,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还可以加强市场监管,打击野生动物黑市,切断非法贸易链条,提高执法效率。
最最重要的还是要我们自己树立一个保护意识,不食用狗婆蛇,不为了一己之私就伤害一个无辜的生灵。
虽然狗婆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替代品也有很多,价格也想对更便宜,何必非要冒这个风险去食用狗婆蛇呢?
更何况野生动物身上所携带的病毒和致病菌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如果只影响个人还好,大家也不想让新冠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再发生一次吧。
结语
那个喜欢晒太阳,又胆小见人就跑的狗婆蛇,那个许多人童年时的玩物,它不仅对人没有害处,反而还对我们有很大的益处。
您舍得让这样的一个可爱的生灵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么?您希望您以后的孩子再了解它只能通过书本和博物馆里的标本么?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大家就一起行动起来吧。
保护好狗婆蛇的生命安全和栖息地不受侵害,让我们和这些美好的小生命共享地球。
发布于:河南省下一篇:没有了
- 2025/04/19华西医院连续3年承办“一带一路”国家肝
- 2025/04/19从小众游戏到“精神桃源”,两周年的它
- 2025/04/19财经聚焦|三大指数继续上行 我国经济总
- 2025/04/19神工股份:3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汇添
- 2025/04/19宁夏中卫进京推介文旅资源 邀北京市民打